史上第一抠门皇帝道光 有着财富千万却身患抑郁
战争耗尽了国库三千万两白银,战后赔款对大清财政无疑是雪上加霜。正当道光皇帝与洋人交战之时,黄河也频频决口,为堵决口与赈济灾民,道光帝又不得不投入两千三百万两白银。面对如流水般的支出,道光帝心痛不已。这位以节俭著称,甚至被誉为“史上第一抠门皇帝”的道光,早餐连鸡蛋都舍不得吃,中餐也只是简单的四菜,远未达到现代领导干部的工作餐标准。
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一起惊天国库被盗案爆发。库丁张诚保及其兄张亨智为报捐知州,竟在户部银库交收过程中动起了手脚。在纷繁复杂的报捐手续中,张诚保巧妙地将几袋银子瞒报,成功地减少了上交的银两数量。这一事件迅速发酵,引发了轰动一时的国库亏空案。库丁们发现张家的秘密行动后,索分无果之下选择公开抢夺。此事最终闹到了官府,成为轰动一时的案件。
案情严重,直接上报给了道光皇帝。道光皇帝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深知库吏们可能早已多次盗用银两而不仅限于此次。于是,他果断下令钦派大臣全面盘查库项,多年的盖子终于被揭开。经过仔细核对户部账簿与实地盘点清查,发现银库亏空严重,实际存银远少于账面数据,被盗银两高达九百万两以上。
这个结果对于已经62岁的道光皇帝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他本就面临着财政问题的巨大压力,此次更是让他几近崩溃。他的节俭风格在宫内广为流传,甚至被誉为“史上第一抠门皇帝”。他早餐连鸡蛋都舍不得吃,中餐也只是简单的四菜,皇后的生日宴会也仅以打卤面招待群臣。他的节俭风格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甚至亲自带头反对奢靡之风,连龙袍都打上补丁。面对国库的亏空,他的心痛之情可想而知。
库兵们的作案手段也令人震惊。他们必须脱得一丝不挂进行银库的搬运工作,无论寒暑,都要接受严格的检查。这些库兵们却能够想出各种办法偷盗银子。其中一种手段是通过“谷道藏银”,即将银子包裹后通过肛门塞入体内。另一种手段则是利用“茶壶带银”。他们巧妙地利用工作程序中的漏洞,成功地瞒过了检查,将大量银两盗出银库。这些库兵们的作案手段不仅狡猾而且残忍,令人不寒而栗。
面对如此严重的国库亏空案,道光皇帝不得不采取果断措施。他不仅要面对财政危机的压力,还要整顿银库的管理秩序,严厉打击偷盗行为。这一案件的曝光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库兵们的偷盗行为,人们纷纷表示愤怒和谴责。道光皇帝的改革措施和决心也将对大清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寒冬时节,茶室内,一只精致的茶壶被填满了热茶。银子被悄然置于壶中,封好口。当出库的时刻到来,工作人员优雅地揭开壶盖,轻轻倾斜壶身,试图将茶水缓缓倒出。他们未曾料到,那银子已被严寒冻结在茶壶之中,无法自然流出。这一幕背后,隐藏着深层的智慧和计谋。
还有一个奇异的故事,名为“猕猴盗银”,令人叹为观止。在银库之中,为了防范盗窃,曾经引入了聪明的猕猴来守卫宝库。库兵们在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些猴子善于模仿人的动作,于是心生一计。
他们首先教会猕猴吸食,让其深陷毒瘾之中。然后,再巧妙引导猕猴学会如何偷取银子以换取。于是,每当猕猴的烟瘾发作时,它们就会成为库兵的得力助手,利用自己敏捷的身手和独特的天赋,小巧玲珑地钻蹦跳跃,为库兵们偷取银子。
这些猕猴不仅动作迅捷,而且极其聪明,能够轻松地找到最佳的盗窃方式。它们成为了库兵们盗窃库银的得力帮手和帮凶,让原本严密的银库变得漏洞百出。这一奇招不仅令人惊叹于猕猴的聪明才智,也让人对人类的狡诈和诡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个故事中,猴子与人性的阴暗面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复杂而引人入胜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