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姜曰广刚正不阿,率全家32人投塘自杀

奇闻异事 2025-09-06 08:54www.cetuximab.cn离奇网

姜曰广:清廉使者,忠诚之魂

姜曰广(公元1583年-1649年),字居之,号燕及,江西丰城同田浠湖村人。明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及第,被授予编修之职。他的著作丰富,包括《石井山房文集》《皇华集》《輶轩纪事》《石井山房语录》《过江七事》等。

在江西宜春流传着一则关于姜曰广的故事。明天六年(公元1626年),姜曰广以一品冠服身份出使朝鲜,兼任海外兵马检阅。他赴朝鲜时不带任何礼物,归国时也未收取任何赠品,朝鲜为他立碑表彰其清廉。他在外交任务完成后,写下《皇华集》和《輶轩纪事》,向朝廷汇报海外情况及军国大计。

姜曰广的清廉之名广为流传,人们称颂他“为官不贪,铁骨铮铮”。当时的大奸贼曾以为有机会抓住他的把柄,因为通常出使朝鲜的官员都会利用官船携带大量货物。姜曰广却坚决拒绝这样做,他告知船老大自己是一位清官,不带任何货物出使。为了确保安全,他只装了48箱沙土上船作为“货物”。当魏忠贤看到这一幕时,他愣住了,那些沉重的箱子装满了沙土,姜曰广以此回应了他的质疑。这一幕让魏忠贤尴尬不已,围观人群哄笑,有人私下里评论道:“姜曰广两袖清风,将魏忠贤摔得四脚朝天。”

在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姜曰广与史可法等人在南京决定从“联清灭寇”转为“御敌灭寇”,坚决走上抗清复明的道路。在形势急转直下之时,姜曰广因多次遭马士英诬陷,被迫上疏退休,返回家乡。关于他的离开,还有一个故事流传至今。据说当年姜曰广请辞时,在皇帝面前与权奸对骂后离开朝堂。

在崇祯皇帝在位期间,关于立贤立亲的争议激烈。姜曰广起初属意立福王为帝,但后来因种种原因改变了初衷。而马士英则暗中寻找福王并拉拢势力,最终以武力威逼群臣拥立福王。马士英上位后,姜曰广多次遭其陷害排挤。尽管他一心为国家付出,但最终还是被迫退休返乡。在朝堂上的告别令人动容,令人怀念这位忠诚的国家公仆。姜曰广的故事令人感叹不已,他的忠诚和清廉精神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在心。辞官后的他并未放弃文学的研究与创作,继续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姜曰广,这位刚正不阿的忠臣,面对众人不理不睬,只是朗声道出他的决心:“微臣触忤权奸,自知罪责难逃,必死无疑。幸蒙皇恩浩荡,赐我归田以终余生。但我归隐后,仍愿陛下以国事为重。”他口中的权奸,指的是马士英。马士英被他的直言触怒,脸色铁青,史书载“士英熟视曰广”,意味着马士英对姜曰广怒目而视,最终忍不住破口大骂。

这场朝堂上的冲突,简直是一场激烈的剑拔张。辞官的姜曰广无所畏惧,与马士英展开激烈的对骂。朝堂上的其他官员,虽然内心觉得他们的争吵有失体统,但碍于身份低微,不敢劝解。皇帝见状,只得匆匆宣布散朝。

时光流转至清二年(公元1646年),南京陷落。清顺治五年,江西提督金声桓与部将王得仁在南昌举兵抗清。他们礼聘姜曰广参与起义,希望能得到他的助力。金声桓与王得仁虽为武官出身,却贪图名利,追求奢华享受。在清军围城的数月间,他们不顾百姓生死,只关心自己的享乐。姜曰广虽尽力号召各地支援,但面对清军的强大攻势和城内的困境,他深感力不从心。

终于,在顺治六年正月,南昌守军在清军的猛烈攻击下失守。起义失败后,金声桓投水自尽,王得仁则被清军所杀。姜曰广痛彻心扉,留下“六歌”及绝命词一章,决然表示:“吾今日不死,尚何待!”他挺身而出,率领全家32人投塘自杀殉节,时年66岁。

这位忠诚的国家公仆,用生命捍卫了他的信念和忠诚。他的事迹令人肃然起敬,展现了一位真正的英雄应有的风采和决心。他的故事激励了后人,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勇士,即使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为国家、为人民献身。

Copyright © 2019-2025 www.cetuximab.cn 离奇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世界之最,外星人,奇闻奇事,奇闻异事,十大未解之谜,科学探索,奇闻趣事,灵异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