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灭亡时孟获在干什么?他来救援过吗?

奇闻趣事 2025-09-10 09:19www.cetuximab.cn离奇网

对于蜀汉灭亡时孟获的行踪及其为何未参与救援的,一直引人关注。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深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背后故事。

在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中,姜维在沓中与邓艾交战,而钟会大军则在汉中与蜀军对峙。与此邓艾采取奇袭策略,绕过剑阁,攻占了蜀汉腹地。对于蜀汉后主刘禅来说,此时成都已无足够的兵力抵抗邓艾的进攻,因此他决定投降。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曾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去了哪里?为何他没有来救援蜀国呢?

孟获,南中地区的领袖,曾在诸葛亮的征讨下被收服,并成为蜀汉朝廷的一员。他担任御史中丞这一要职,体现出诸葛亮对他的重视。在蜀汉灭亡之际,孟获并未出现在救援蜀国的战场上。这其中有几个原因。

孟获可能已经去世。他在公元225年被诸葛亮收服时,年龄可能已不低于30岁。到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爆发时,他已经接近70岁的高龄。考虑到汉末三国时期的平均寿命,孟获很可能在蜀汉灭亡之前已经去世。

即便孟获还活着且身在成都,他也难以起到关键作用。南中距离成都较远,即使想要搬来救兵也需要数月时间。而在邓艾兵临成都之前,诸葛瞻率领的蜀汉军队已经遭受重创,后主刘禅已经无人可用。后主刘禅可能拒绝了孟获或南中部落的救援请求。在蜀汉后期,南中地区的郡县由霍弋这位武将镇守。当魏灭蜀之战爆发时,霍弋曾想要率军救援成都,但被后主刘禅拒绝。这意味着即使孟获想要救援,也可能无法得到允许。孟获在南中的部下可能并不排斥蜀国的灭亡。他们可能希望通过这一事件摆脱蜀汉的束缚。早在公元223年孟获起兵造反时,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挣脱蜀汉的束缚。因此部分南中部落的人可能并不愿意参与救援行动。

孟获未能参与救援蜀汉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他可能已经去世、距离限制、后主刘禅的拒绝以及南中部落自身的考虑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这位曾被诸葛亮收服的南中领袖未能出现在蜀汉存亡的关键时刻。历史的传承总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与演绎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因此对于历史真相的了解需要深入研究和多方面考虑才能还原历史真相的真面目让我们铭记历史的启示传承先辈们的智慧与勇气。在风云变幻的三国时期,蜀汉作为相对较弱的一方,其坚韧的斗争精神令人钦佩。诸葛亮和姜维等英勇将领屡次挥军进攻强大的曹魏,每一次进攻的背后,都离不开南中地区提供的粮草、粮饷等物资支援。尽管孟获被蜀汉丞相诸葛亮成功收服,但在孟获之后,南中地区的其他部落并不甘心长期为蜀汉提供物资。他们有自己的顾虑和打算,对于蜀汉的命运持有一种观望的态度。

到了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爆发时,南中部落的选择更显得扑朔迷离。他们或许心中早已做好了抉择,选择保持中立,坐岸观火。他们可能认为,无论蜀汉胜败,自身的利益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而当曹魏最终消灭蜀汉后,对于南中地区的部落来说,他们的结局并未变得糟糕。毕竟这些部落地处偏远,对于中原王朝来说较难直接管控。中原王朝更倾向重用南中一带的部落首领,以维护当地稳定,避免叛乱发生。

在魏灭蜀之战的硝烟中,孟获和南中地区的部落,无论是否想要救援蜀汉,都难以改变蜀国灭亡的命运。面对强大的曹魏,即便他们真的率军救援成都,也只能延迟蜀汉的灭亡时间,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局势。而在蜀汉灭亡之后,南中地区的部落相继臣服于曹魏和西晋王朝。他们与中原王朝的关系若即若离,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南中地区的部落在这段历史中展现出了他们的智慧和策略。他们懂得如何维护自身利益,同时也明白在强敌面前,单纯的抵抗并非明智之举。他们的选择虽然未能改变历史的走向,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Copyright © 2019-2025 www.cetuximab.cn 离奇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世界之最,外星人,奇闻奇事,奇闻异事,十大未解之谜,科学探索,奇闻趣事,灵异事件